<span id="atw1w"></span>

      <bdo id="atw1w"></bdo>
    1. <track id="atw1w"></track><tbody id="atw1w"><span id="atw1w"></span></tbody>

      <track id="atw1w"><span id="atw1w"><em id="atw1w"></em></span></track>
      首頁 > 正文
      45項專利讓廢砂變“新砂” 重慶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破碎、篩選、高溫焚燒……在位于重慶市銅梁區的長江造型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材料”)車間內,經過多道工序后,原來作為固體廢物排放的鑄造廢砂“浴火重生”,成了可以再次使用的“新砂”。

        長江材料以前是生產鑄造用覆膜砂的企業,這種覆膜砂主要是作為工業用的材料。比如,汽車需要鑄造零部件,需要使用覆膜砂作為原材料來制造模具。這些模具使用完后變成廢砂。長江材料重慶片區副總經理熊寅介紹,這些廢砂拉回工廠經過處理后,再次應用于生產。

        長江材料的探索始于1993年?!爸厣蟮摹律啊?,灼燒減量低、發氣量低,膨脹系數更低,能提高鑄件合格率2%~3%,降低鑄造廠生產成本。同時,廢砂的再利用可大幅度降低新砂用量,節約物流成本80%。此外,循環利用廢砂還可減少硅砂資源開發,大幅度減少鑄造廢砂排放,減輕對土壤和大氣、水環境的污染?!毙芤f。

        其實,廢砂實現變廢為寶的原理并不復雜,但是要提高廢砂的再生利用率,卻需要強大的設備和技術支撐。熊寅介紹:“目前,我們的廢砂再生利用率達到95%以上,這背后藏著的是我們為此研發的45項專利?!?/p>

        被“吃干榨凈”后的廢砂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還成了能帶來收益的“香餑餑”。一般來說,這些原砂的市場價在400元~500元/噸。鑄造一噸鑄件要產出1.2噸廢砂,重慶地區汽車及零部件行業鑄造一年會產生廢砂約35萬噸,全國每年要產出廢砂約4600萬噸。通過對廢砂的回收處理,他們只需要出一部分的運費,就能生產出新的覆膜砂。

        自2019年重慶中心城區被納入全國“無廢城市”試點以來,重慶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推動實施“無廢城市”全域行動,創新推進川渝“無廢城市”共建,走出一條節約集約、資源循環利用的“無廢”之路,更是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著示范作用。

        2022年,長江材料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目前,重慶已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89家,搭建汽車制造企業“無廢”技術標準體系174項。同時,組建3個固廢綜合利用平臺,建成固廢科技創新平臺12家,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80%,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61%。從今年8月1日起,重慶旅游餐飲住宿業將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此舉也將大幅度降低資源的消耗量。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聚焦成渝,著力強化頂層設計和共建共享;聚焦特色,著力完善多跨協同和量化閉環;聚焦改革,著力強化流程重塑和惠企惠民;聚焦數字化,著力強化解決油基巖屑、鋁灰、飛灰等重點危廢處置問題,擴大“白名單”、推動危廢重大工程建設,通過深化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更高質量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全面推進美麗重慶建設,更好地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實習生 胡雨齊 攝影報道

      編輯: 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特级大黄a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