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如何加快推動民企上市,專業報告開出“處方”——
聚焦重點民企擴大上市陣容
日前召開的重慶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要全面增強民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把重慶打造成為西部地區營商環境排頭兵、內陸地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新高地、全國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示范城市。
作為全市民營企業中的“領頭羊”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重慶民營上市公司的發展質量如何?整體上還面臨哪些挑戰?未來,重慶又該如何進一步推動民營上市公司提質發展?
6月29日,《重慶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議。
亮點
民企已成上市公司主力軍
《報告》顯示,2022年,重慶新增的9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其中1家系市外遷入企業)均為民營企業。截至2022年年末,重慶共有70家境內上市公司,其中民營企業40家,占比為57.14%,較上年提升4.76個百分點,占比超過北京的54.9%和上海的51.45%。同時,截至2022年末,重慶共有境外上市公司23家,其中民營企業14家,占比超過60.8%。
“整體來看,民營企業已成為重慶境內外上市公司的主力軍?!鼻迦A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西部金融研究院特聘專家何平在發布《報告》時表示。
不僅如此,重慶民營上市公司還呈現出發展勢頭強勁的特征?!秷蟾妗氛J為,這主要表現為規模持續壯大、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活力進一步凸顯、回報貢獻持續提升。
在發展規模方面,截至2022年年末,重慶40家境內民營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044.83億元,占重慶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的41.68%。
在科技創新方面,已公布2022年研發費用的36家重慶境內民營上市公司,2022年共計投入研發費用55.04億元,同比增長25.42%;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為2.27%,高于重慶上市公司平均水平0.66個百分點。
從企業活力來看,2022年,重慶境內民營上市公司平均資產周轉率為0.38次,較重慶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高0.17次,資產周轉速度進一步加快;平均人均創收155.52萬元,較上年提升1.68萬元,人均效能進一步提升。
從回報貢獻來看,2022年,重慶境內民營上市公司年度分紅總額為33.72億元,較上年增長11.77%;共計支付各項稅費140.93億元,實現增加值202.7億元。
挑戰
民營上市公司發展面臨3大痛點
盡管如此,重慶民營上市公司發展仍面臨著深層次難題?!秷蟾妗穼⒅爬?大痛點——產業結構有待優化,經營效益震蕩,高素質人才不足。
以產業結構為例,截至2022年年末,重慶70家境內上市公司涉及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12個門類。單從重慶民營上市公司來看,制造業領域上市企業占比近七成。這表明,重慶民營上市公司產業結構與重慶做大做強做優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這3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并不匹配。
在高素質人才方面,《報告》則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重慶境內民營上市公司共計擁有員工約15.59萬人,其中人才總量約為1.6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2270余人,占重慶上市公司人才總量的37.14%;研發人員數量為9729人,較上年減少6227人,同比下降39.03%。這表明,重慶民營上市公司高素質人才有所減少。
對策
從3方面發力發揮“領頭羊”作用
重慶如何更好推動民企上市,讓其更好地發揮民營企業“領頭羊”作用?《報告》建議,重慶可從3個方面發力。
首先,可聚焦重點民企擴大上市陣容。數據顯示,重慶百強民營企業中,上市的僅16家?!罢{研分析發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民企經營觀念滯后、改制上市成本較高、企業經營管理不完善等所致?!薄秷蟾妗分骶庩愩y華說。
針對民企這些上市“痛點”,《報告》認為,重慶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家解放思想,改變經營觀念,樹立打造“百年老店”和“跨國集團”的長遠目標。同時,要深化稅制改革,讓企業在股改后可分期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或在實現上市后繳納,以降低企業上市成本;指導和幫助企業健全組織體系,規范財務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其次,需千方百計提升民企經營效益,促進發展。如,重慶可鼓勵民營上市公司搶抓全面注冊制實施機遇,借助發行債券、再融資等資本市場融資工具,加大投資力度,增強持續發展動力;推動民營上市公司探索創新商業模式,調整企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企業價值創造提供內部保障。同時,重慶可激勵民營上市公司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細作,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不斷筑牢發展根基,提高核心競爭力。
第三,需加強人才引育,凝聚民營上市公司創新動力?!秷蟾妗方ㄗh,重慶可鼓勵民營上市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探索構建“人才+項目”“人才+產業”“人才+課題”的高端人才引進模式,以產業鏈帶動人才引育鏈,構筑“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良性互動格局。重慶可通過讓民營上市公司人才去高等院校進修、先進地區考察及享受網絡遠程教育等方式,不斷提高企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隊伍,讓高素質人才在企業發展中挑大梁、唱主角。并可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上市公司自建或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研究生實踐基地,搭建人才平臺,激活招才引智的“強磁場”。